足球决官网版最近更新
200 2025-07-01
撰稿/寒冰 国安15轮拿到35分,拿下半程冠军。争冠形势胶着,申花半程35分,与国安同分,第4的海港距离国安也不过是4分。四强争霸,与此前上海滩双雄对决相比,冠军归属显得更具悬念。悬念增加刺激了球市上升,在观众人数连续3年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中超重返亚洲顶级联赛场均观众最多的位置。
本赛季中超半程最大看点是王钰栋为首的新人批量涌现,给中超带来了蓬勃朝气。此前洋帅几乎完全统治中超,今年终于迎来邓卓翔为首的本土教练复兴。同时,联赛裁判评议工作更公开、公正和权威,也是联赛发展的助力。
本赛季中超上半程最大的亮点,就是王钰栋为首的新人表现出色,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与往年相比,本赛季年轻球员的数量更多、出场时间更多、场上表现更出色,带给球队的回报也更大。上半程攻入9球的王钰栋成为最受关注的新人王,新人群体的发挥,也相当抢眼。
上半程中超,共计有54名U23球员(2002年1月1日后出生)出场,比去年(44人,2001年1月1日后出生)激增22.7%。54名U23球员合计出场时间是19332分钟,比去年激增109.2%!去年上半程44名U23球员合计出场时间是9243分钟,人均出场时间210分钟,今年上半程U23球员人均出场358分钟,是去年的1.7倍。其中有3名及以上U23球员出场的球队多达10支,有5名及以上U23球员出场的球队有6支。去年中超上半程,仅有武汉三镇一支球队U23球员出场人数达5人以上。
54名U23球员上半程合计首发217场,替补出战143场,总计出场360次。去年上半程的数据是44名U23球员首发106场,替补120场,总计出场226次。今年上半程U23球员首发总场次是去年的2.05倍,人均首发场次是去年的1.67倍,出场总次数是去年的1.59倍。
上半程U23球员总出场时间超过1000分钟的有7支球队,年轻球员出场时间超过3000分钟的有青岛西海岸和浙江两队。浙江队6名出场的U23球员总出场时间接近4000分钟,合计首发46次,替补4次,总计出场50次,人均出场超过8次。青岛西海岸出场的5名U23球员合计首发36次,替补13次,合计49次,人均出场接近10次。U23球员人均出场超过7次的球队还有亚泰(7次)、申花(8.5次)、海牛(9.5次)、英博(10.25次)。上赛季上半程中超16队U23球员人均出场达7次以上仅有津门虎(10次)一队。
上半程中超有8队U23球员首发场次达10次及以上,4家超过20次(深圳新鹏城、大连英博、青岛西海岸和浙江队),最高的浙江队超过40次。上赛季同期仅6队U23球员首发场次达10次及以上,仅武汉三镇的U23球员首发场次超过20次。
与上赛季相比,在U23球员使用层面,浙江队和青岛西海岸增幅最大。浙江队的U23球员出场人数从3人到6人,出场时间从227分钟激增到3974分钟,增长17.5倍。青岛西海岸从1人增加到5人,出场时间从82分钟激增到3318分钟,增长40.5倍。U23新人出场时间增长明显的,还有国安,增长了14.8倍,海港与申花都增长超过4倍。
上述数据充分证明了本赛季上半程中超球队在提拔新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年轻队员的出场人数、出场次数、出场时间都比上赛季同期有了大幅增长。
上赛季中超值得一提的U23新人有陶强龙、吾米提江、拜合拉木、胡荷韬等人,最佳新人奖得主是成都蓉城时年21岁的右翼卫胡荷韬,但他在联赛第14轮才首度登场,完全依靠后半程表现得奖。
本赛季上半程已有大量新人涌现,18岁的王钰栋上半程攻入9球,是本土最佳射手。
除了王钰栋,上半程值得一提的年轻球员还有15场全勤的西海岸主力门将李昊和浙江队中卫刘浩帆(20岁),去年首发8场的刘浩帆今年已是浙江队防线核心。18岁的申花前锋刘诚宇6场3球,19岁的国安中场范双杰、申花中场杨皓宇、海港中场蒯纪闻与边锋李新翔均在上半程比赛里有较出色的发挥。西海岸20岁的杨希已成为主力右后卫,17岁的魏祥鑫(梅州客家)和18岁的杨铭锐(大连英博)也得到了不少的比赛时间。
此外,汪士钦(浙江队)、徐彬(青岛西海岸)、玄智健(长春亚泰)、毛伟杰与朱鹏宇(大连英博)等都得到了较稳定的出场时间,前两人还成功入选国家队。
本赛季重用新人的俱乐部,如浙江队、青岛西海岸、大连英博,成绩也较为稳定,远离降级区。
上赛季上海双雄争冠,本赛季上半程,4队参与争冠游戏。半程战罢,国安和申花同积35分,蓉城33分排名第3,海港31分排名第4。
此前两个赛季,中超半程均是上海双雄争霸格局。2024赛季半程冠军海港(39分),亚军申花(37分),季军蓉城和泰山(29分)与上海双雄的差距已较明显;2023赛季半程冠军海港(34分)、亚军申花(31分),季军蓉城和津门虎都是27分。
中超近年最接近本赛季半程争冠形势的,还是2018赛季。当时15轮战罢,海港(33分)、国安(32分)、鲁能(31分)和恒大(27分)排名前四。当年正值中超“金元时代”,各队均有顶级外援,外援的实力很大程度左右了争冠格局。自奥斯卡离开中超后,中超各支球队的外援实力越来越接近,决定冠军归属最重要的是看本土老球员与年轻队员、外援、教练组水平等构成的整体战斗力。
本赛季上半程争冠四强之间的“冠军小联赛”,蓉城2胜1平占据优势,国安1胜2平紧随其后,申花2平1负,海港1平2负,成绩最差。
目前正处于中超二次转会期,在此期间调整外援的工作是否到位相当重要。申花伤了主力射手米内罗,海港新外援表现一般,若两队在二次转会期引入的外援性价比更好,无疑会使战斗力得到提升。下半程海港、申花、蓉城都会参加亚冠精英联赛,国安要打亚冠2联赛,会对这些球队产生多大影响,需要再观察。足协杯方面,国安、蓉城、申花都打入八强,接下来还有相关比赛需要分心,只有海港已经被淘汰。
2019年国安曾经成为中超半程冠军,但那一年的中超冠军被恒大夺走。时隔六年之后,国安再次拿到半程冠军,他们当然不希望冠军再次丢失。不过,四队参与的争冠游戏,要最终夺冠确实相当困难,只有全力拼搏,减少失误,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中超上半程15轮联赛120场比赛,入场观众总人数293.4万,比去年上半程入场观众总数(236.6万)激增56.8万,增幅达24%。上半程场均观众人数达2.445万,比去年的数据(1.972万)超过4700人。今年中超上半程入场观众飙升,与大连梭鱼湾球场这个“票仓”进入中超有关,加上国安、蓉城和申花的主场上座人数较高、较稳定,中超入场观众上升并不意外,中超上半程场均观众人数大幅超过J1联赛(2.03万),再次成为场均观众最多的亚洲顶级联赛。
去年中超上半程单轮入场观众人数最多是19.6万,场均2.45万。今年上半程单轮观众最多达25.77万(第10轮),场均突破3.22万,仅次于2016年第2轮(26.55万,场均3.32万)。上半程15轮联赛,多达7轮单轮入场观众超过20万,去年上半程单轮最高入场观众也才19.6万。
去年中超只有国安的新工体能贡献单场超5万的观众人数,今年增加了大连梭鱼湾。大连英博对阵国安的比赛,大连梭鱼湾球场入场人数是61185人,是中超上半程单场观众最高纪录。上半程大连英博7个主场,4场超过6万。上半程中超单场观众人数前六均被大连英博包揽,本赛季迄今J1联赛单场最高人数(59574人),在中场仅能排名第5位。J1联赛战罢22轮,仅有10场比赛观众破4万,4场破5万。中超上半程的数字是22场超4万,8场超5万。
国安在新工体上半程7个主场有2个入场观众超5万,全部7场均超4万。第8轮对泰山(54309人),创新工体2023年全面开放后的观众人数最高纪录。蓉城上半程的8个主场,单场观众均超过4万。大连(39.69万)、北京(32.67万)和成都(32.72万)是中超上半程三大“票仓”,贡献了中超上半程观众总人数的35.8%。申花上半程8个主场有5个超过3.75万,场均观众人数也从上赛季的3万升到接近4万。第14轮浙江队主场对上海海港,观众人数接近3.4万,同样创造了队史中超主场最高入场观众纪录。
去年才落户深圳的新鹏城,今年前两个主场观众均突破3万。去年新鹏城15个主场仅1个突破1万,最低单场3273人,总计才9.92万,场均6600人,观众总数和场均观众数均在16支球队垫底。今年深圳新鹏城上半程7个主场18.21万人入场,场均2.6万,是去年的3.94倍,新鹏城是上半程16队里入场观众涨幅最大的一队。
值得关注的还有云南玉昆:今年上半程7个主场场均观众都在2万以上。中超卫冕冠军上海海港上半程9个主场,只有4个观众超过2万,3场低于1.5万。
山东泰山今年战绩不佳,上半程8个主场仅2个超3万,第15轮入场人数低至1.04万,是2023年主场看台全面开放后第二低的单场观众人数,总数比上赛季同期下降了2.5万。
中超开赛前,16队有5队是本土教练执教,土帅约占全部教练人数的1/3。上半程比赛过程里,武汉三镇的马丁斯下课,邓卓翔担任救火教练;亚泰的谢晖下课,前国安主帅苏亚雷斯救火,中超土帅依旧维持5人的规模。
上赛季开赛前中超土帅仅有4人,赛季中途3位土帅出山救火。2023赛季中超开赛前土帅曾多达7人,几乎占全部教练的一半,但这与此前疫情影响,一些洋帅离开中超有关,并非中超本土教练在执教水准上具备了与洋帅抗衡的实力。但本赛季中超本土教练的执教成绩都不错。36岁的邓卓翔(武汉三镇)和45岁的邵佳一(青岛西海岸),带领人员配置一般的队伍稳定前进,让球迷们看到了本土教练的执教能力。
邵佳一去年7月底救火西海岸,上任后3胜2平,连拿11分,球队逃出降级区。
本赛季邵佳一大胆使用新人,同时大力推行效率至上的实用主义战术,在控球率不占优的背景下一度打出了高达18.5%的射门转化率,冠绝中超。西海岸在邵佳一带领下,前7轮3胜3平1负,一度冲入上半区,邵佳一战术合理,根据队伍的情况,以团队精神弥补球员个人能力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上半程中超土帅最大惊喜还是武汉三镇的邓卓翔。4月接替马丁斯时,武汉三镇开局5战仅得1分,在中超垫底。邓卓翔上任后首秀主场拿下升班马云南玉昆,随后主场1比4落后国安情况下,最后13分钟连入3球扳平比分。邓卓翔执掌球队之后,武汉三镇拿了17分,半程积分是18分,排在中超第10。
在资金、人员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邓卓翔只能内部挖潜,整合球队,放低姿态,以防守反击战术博取机会,前场给外援充分发挥的空间,但面对保级球队时,他也会主动出击,力求胜利。
可以说,中超上半程球员层面的王钰栋以及教练层面的邓卓翔,代表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中超的裁判评议机制始于去年,足协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足球裁判公正执裁的若干措施》,将每轮联赛的重大争议判罚进行评议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此举得到了外界普遍肯定,认为这是足协努力提升联赛公平性,提高裁判判罚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国职业联赛的裁判公正执法,进而推动职业联赛良性发展。
本赛季,足协根据去年裁判评议存在的问题和业内反映的问题,采用随机抽取专家参与评议的方式,评议组成员包括资深裁判和足球专家,他们在详细回看比赛录像后,对争议判罚进行评议,并在必要时对裁判进行内部处罚。此外,还邀请了来自社会面和媒体界的足球社会监督员进行旁听,进一步增加了裁判评议的透明性。
裁判评议配合裁判黑名单制度,同时足协裁判部、中足联裁判部和裁判委员会共同参与本赛季裁判评议的管理,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体系。从上半程裁判评议的结果来看,大部分评议结果还是符合客观实际,能够纠正大部分的错判漏判。裁判评议每期的结果,也成为媒体和球迷赛后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足协已经进行了15期裁判评议,做出了覆盖中超、中甲、中乙、女超等赛事超过70个判例的评议结果。其中大部分都是裁定为漏判或错判,通过评议组专业讨论和视频回放纠正并进行了公开解释。
裁判评议机制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是在维护比赛公平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中国足球环境的持续改善,来自主管部门的努力非常重要。足协表示未来会继续主动倾听俱乐部的反馈和申诉,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判例,特别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且有助于统一裁判尺度的判例,进行重点评议并及时向外公布。
裁判评议对维护中超上半程的比赛公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半程进入争冠和保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裁判评议尽可能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对出现严重错判、漏判的裁判,进行相应的处罚,让裁判评议机制更具权威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