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神殿七大球王:从贝利权杖到梅西王座,足球宇宙的终极封神榜
129 2025-07-29
西安那次女足精英交流赛,有个事挺有意思。晚上七点,正好是“东亚杯”女足对韩国,一场重量级比赛。铁一中开了个大会议室,影院级别的体验,请所有参赛的小球员们一起看球。结果呢?没几个人去。
新疆那边又是一种景象。阿图什、喀什、岳普湖……不光是球场,街头巷尾,全是踢球的孩子。大人也看,“喀什杯”的时候,一堆老爷子聚精会神地盯着比赛。这种劲头,就是热爱吧?
江苏启东,日落时间18时59分。新疆喀什岳普湖,日落是22时16分。两地差了三个钟头,距离差不多五千公里。足球把它们串起来了。
“过早专业化”这个词,现在提得很多。女足小队员的比赛,对抗是挺激烈,但一看技术、战术,包括基本功,都有点糙。这就怪了,很多女孩子七八岁就开始专业训练,天天练,年年练,怎么练到最后基本功反而不行?这不符合运动规律啊!
问题可能就出在“热爱”上。过早地专业化,过早地集中培养,过早地脱离家庭和社会,把那点热情给磨没了。没了热情,足球技术还怎么吸收?
“被磨灭的热爱”,这东西比“12岁退役现象”,可能更让人头疼。
在西安,跟《足球之夜》的记者艾婷婷聊过,让现在的孩子去了解中国女足的历史,有啥用?她们可能看完就忘了。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让她们了解过去,看清现在,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怎么让她们真的听进去,这才是教育。
教育这个东西,有时候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个简单的规矩:补水时间,球员脚不能出场外。西安那些小女足姑娘,就做得很好。还有替补席管理,职业联赛有时候都乱糟糟的,但在青少年联赛,替补席上就整整齐齐。
高红,老女足的门神。她小时候练过武术,打过乒乓球,还玩过篮球。快到青年时期才转去守门。她退役后去英国、加拿大留学,又去美国执教。她谈的东西,很多是关于“育人”。她带国少队的时候,就放弃了长期集训,搞高质量集训和正常生活结合的模式。
新疆孩子的足球天赋和热爱,是摆在那里的。少年时代,水平常常比东部地区的孩子要高。但到了青年、成年阶段,成材率就下来了。这里面的问题:
① 职业足球体系主要在东部,融入是个坎。
② 新疆本地的训练、比赛质量,还有体能、力量这些保障体系,有差距。
所以有人提了个方案:新疆得先建好自己的一套青少年到成人的足球内循环体系,配上保障系统。然后,再对接中亚和东部地区,寻求发展。
南通,中国的教育之乡。清末的张謇靠实业和教育让这里发展起来。南通的足球,也搞得不错。中超的南通支云就从那儿出来的。现在这个“苏超”……南通队6场比赛都赢了,积分榜上,甩开了后面的人。
教育,能给球员提供另一种动力。体教融合里的“教”,不光是文化课现在球员身上出现各种奇怪的现象。
“村超”火了,现在还搞起了全国赛。这次启东的“百年名校杯”,有一队是江西的安远县九龙小学。江西现在也在办“赣超”,首轮赣州主域成人足球赛,从2021年的293个县,发展到去年的870个县,今年估计要超过900个。吕梁兴县的“山花烂漫杯”,除了山西本地的队伍,还有河北平山、湖南韶山、江西瑞金这些地方的球队来参加。
在启东,足球也在发展。2024年济南的第一届“百年名校杯”,启东市教育体育局就派人去考察了。今年,比赛就落户启东。这次比赛,把16所参赛小学的校园足球理念、训练模式、班级联赛怎么搞……都梳理了一遍。这对启东,对中国校园足球,都是一笔财富。
顶层设计,比如2015年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还有2024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都给了足球牵引力。但这股力量,需要跟基层的内在驱动力结合。
现在看,基层的这股力量正在形成、扩大。自上而下的牵引,和自下而上的驱动,对足协、中足联、教育系统这些机构形成了“双重逼迫”。这种压力,或许能逼着他们提升效率,理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