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解码 xG:揭示进攻质量的概率模型,现代足球的战术量尺
185 2025-07-22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玮皓 实习生 杨子涵
7月21日,就发生在天津的球员及其家属遭无底线侮辱谩骂事件,中足联再发通报,对天涉事的“虎翼助威团”球迷会对应的看台区域实施无观众比赛1场。从“行拘七日”到“区域空场”,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这是首次有具体的球迷个人和团体因辱骂而受到制裁。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足球赛场文明建设的短板,更引发了各界对足球看台文化的反思。
7月18日晚,中超第17轮天津津门虎主场2比1战胜成都蓉城的比赛中,成都蓉城队韦世豪因踩踏津门虎门将闫炳良肩膀领到第二张黄牌被罚出场。他的第一张黄牌是因和看台球迷发生口角而得到的。现场,个别主场球迷在比赛中以扩音设备持续、高分贝辱骂韦世豪及其家人。退场时,韦世豪情绪激动,甚至在主教练徐正源怀中破防痛哭。
这一严重违背体育精神与公序良俗的行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引发了全国球迷的热议。事发后,涉事球迷姜某某被天津警方行政拘留七日,并被禁止观赛。7月21日,中足联再发处罚决定,对中超联赛天津赛区(天津津门虎足球俱乐部主场)予以通报批评;对于涉事“虎翼助威团”球迷会对应的南看台D110区和D111单号区,实施无观众比赛1场。
足球场是一个情绪高涨、群体互动强烈的场所,是球迷表达热爱与激情的重要空间,球迷的集体呐喊是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其他文艺演出不同,足球的高对抗性和地域归属感,天然容易催生出球迷的过激行为。球迷看台上,骂人这种不文明行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普遍现状。
对于球员来说,客场作战时被球迷“问候”,是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老国脚范志毅就曾调侃:“足球场那帮球迷是真骂,骂得我现在脾气都变差,耳朵都背了。”比赛中,不少球员也会因为判罚等原因而情绪失控。
本次事件的主角韦世豪也曾是“加害人”,2023赛季韦世豪因辱骂裁判员被红牌罚出场外,后被中国足协追加停赛6场、罚款6万元人民币的重罚。
在“法不责众”的思维窠臼下,从球迷群体中发出的刺耳声很难彻底杜绝。不过,手持扩音器、无底线辱骂的行为与之有本质的区别,在中国足坛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孤立事件。
足球比赛中,扩音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携带入场,从中超联赛到国家队的世界杯预选赛,都能看到扩音器的身影。但其数量和使用场景有严格的限制,仅限于少数球迷团体负责人持有,在赛前和赛后组织球迷时使用。
不久前的国足的世界杯预选赛上,球迷团体“中国制噪”负责人手持扩音器的正能量喊话,就看得人热血沸腾,“我们要告诉球员,有人在为他们呐喊,有人在和他们一起战斗,他们在球场上不能失去斗志,我们在看台上也不行!”而此起事件中,扩音器成为了个别球迷发泄、辱骂的工具,明显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法条。
这起事件能否成为赛场文明的转折点?还需要时间来印证。但进一步提升暴力言行的违法成本,采取“规则明确+技术监管+球迷共治”的模式,是赛场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规则方面,在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的现行规定中,被监管主体是赛区、俱乐部、球员、裁判等,规则更多也是聚焦赛场、看台的秩序和安全,对于语言暴力并没有明晰。参考五大联赛等高水平足球联赛,对球迷的越界行为有严格的界定。例如英足总的纪律法则中,涉及对象包括球员、教练、俱乐部官员或其他参与足球活动的人员。违规行为类型涵盖了暴力、辱骂、歧视、干扰比赛或其他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同时,球迷的不当行为与俱乐部的利益牢牢捆绑,如果球迷群体出现大规模违规,俱乐部可能被扣分、罚款或空场比赛。例如英超热刺队球迷就曾因为高喊侮辱性口号,导致俱乐部被罚款7.5万英镑。德甲法兰克福部分球迷滋事,导致俱乐部被德国足协处罚48.91万欧元。
从这些法规的底层逻辑来看,球迷采取过激行为主要是为了干扰对手,从而让自己的球队获益,如果行为非但不能帮助球队,还将导致球队和整个球迷群体蒙羞、受罚,那么没有人会这么肆无忌惮。
遏制个别球迷的任性言行只是起点,推动看台文化从“法不责众”向“人人自律”转变,使球迷从“被管控对象”升级为“被需要的正能量”,这个过程注定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