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足球”引爆赛场内外 成今夏潍坊全民盛事
58 2025-07-25
记得2013年国足1:5输给泰国青年军的时候,范志毅曾经这样说道:“这输的脸都不要了,输完泰国输越南,最后输缅甸,你都没得输了。”其实,这一切都归因于两个原因,一个是足协官员们忙着捞政绩,希望在自己任上能出成绩,再一个就是球员薪资过高,已经失去了拼搏的动力。
而这一系列的输球,让国足在FIFA的排名越来越低。从亚洲第五、第六,如今即将跌出前十。不要说输越南、泰国,现在对战印尼估计都要腿肚子转筋,看来中国足球真的底裤都输完了。
在其他行业,或许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人家都是工资和能力成正比,但能停球5米远,擅长眼神防守的国足,如今平均每个球员薪资都在500万元上下,不要说出去留洋,可能如果打超级替补就能够拿这么多的薪资,真的何乐而不为呢?
而中国足球从业者,甚至是足球高管们都知道中国足球上不去的根源就是青训不行。但自2023年以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财政总支出超35亿元人民币,其中近50%投入到一线队工资奖金,但青训投入却不及10%。这一惊人数据不到日本的1/3, 连韩国的一半都不如。
的确,金元足球时代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高水平的足球是什么样子。但那些真的只是虚幻泡沫,就像同一批球员,在俱乐部和国家队却判若两人,在俱乐部积极拼抢,生龙活虎,在国家队却消极怠工,宁可回传也要错失进攻机会,只要能混个国脚名头就行 。
这就是“金元足球”的畸形路径:把钱砸在“现成球星”身上,青训、校园足球全被边缘化。
有钱 但没有好苗子
在中国,替补的踢球成为了一项贵族运动。孩子想踢球,先交上万块学费,家长连场地都找不到。或许最后连替补的替补都打不了。
这样的现状,。在日本舍友不要说巴西、阿根廷、德国这些欧美足球强国,就拿我们的近邻日韩相比,也真的是天壤之别。在日本,周末有“免费周末足球计划”,在法国及葡萄牙,小俱乐部的经费是来自国家60%的补贴,而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当今的足球巨星,他们更是从贫民窟里踢出来的。
我们呢,自掏腰包,掏着不菲的钱,让家长买单,让孩子看不到踢球的出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调整策略呢?
首先就是压薪,虽说前国脚徐亮曽在某社交媒体一再说不要再提降薪了,再降薪房贷都还不上了。但他们踢的又是什么水平。同时,清除合同中“无功高薪”的保底条款,全面与比赛数据挂钩。也许只有这样,才会使得这些拿着高薪踢懒球的球员有那么一丁点拼搏精神。
当然方法会有很多,执行起来真的非常的难,要知道,一旦降薪、限薪,他们真的会好好踢球吗?结果会不会适得其反,大家觉得呢,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