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学校的足球课:每个孩子的梦想,就是一座草原

北单实体店微信:LYZZ336688 2025-08-11 10:14

新湖南记者 邹丽娜 陈普庄 杨洁规 张浩 李健 戴鹏

草原学校没有草原,只因位于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而得名。

草原村原名“蚂蝗山”,因水田蚂蝗多而得名。因靠近村部有一山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山”。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因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和开荒种地、植树造林而更名为“草原村”,并沿用至今。

2017年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只有13名孩子的村级教学点。

从县城回到这里的谭美珍,用8年时间把它变成拥有21名教师、286名学生的村级学校。

草原学校没有草原,除了文化知识,体育也是谭美珍教会这些“小野马”奔腾的方式。

草原学校没有草原,甚至没有一片像样的球场。孩子一个大脚踢出去,不是险些踢坏玻璃,就是冷不丁落到老师或同学的头上。

除了缺场地,也缺教练。得知孩子们对足球的渴望,湖南日报记者携手邵阳市足协,来到这所学校,与暑期生活在本村的孩子们展开一场关于足球的对话。

草原学校没有草原 村级学校足球 希望之校足球培训_足球

平日里在邵阳市一所小学教足球的张鑫,青少年时期也得益于校园足球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就地取材,用矿泉水瓶做球门,摆开了阵势。草原学校迎来建校以来的第一场“球赛”。

孩子们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踢球。李健摄

邵阳市足协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和草原学校结成“对子”,给学校配备足球器材,不定期来学校开展足球培训。

谭美珍说:“即使条件有限,我也要想尽办法去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梦想。如果怕踢坏玻璃,我就装防护栏,因为孩子的梦想和热爱,值得呵护。”

草原学校没有草原,每个孩子的梦想,就是一座草原。

作者:邹丽娜 陈普庄 杨洁规 张浩 李健 戴鹏

下一篇: 从津门虎对西海岸的比赛看,中国足球落后的其中一个原因找到了
上一篇: 重塑足球行业清风正气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