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伸手”,民间足球的硕果堪忧?
163 2025-08-28
在2025年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上,来自297支参赛球队的2229名小球员共同创造了64812分的总得分,9613个总助攻和23289个总篮板,这场为期7天的盛事在美丽的鹭岛厦门圆满落幕。这是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第一次举办全国总决赛,涵盖了U8、U10(男子组、混合组)、U12(男子组、女子组)3个年龄段共5个组别。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次体育赛事,更是一次青少年篮球文化的盛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比赛的精彩瞬间吧!
自2017年中国篮球协会发布《小篮球发展计划》以来,中国青少年篮球的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官方数据显示,从2020到2024年,中国小篮球累计参赛人次突破120万,仅在2024年,参与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的青少年人数已近30万人次。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县城,篮球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同语言。想象一下,孩子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拼搏向上,那种团结与拼搏的精神,正是篮球所传递的力量。
“第一天走进场馆感到非常惊讶和震撼,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正规的比赛。”来自福建的小球员林旭尧的父亲林志豪如是说。林旭尧在总决赛中参加U10男子组的比赛,他的眼中闪烁着对篮球的热爱:“我看NBA比赛,发现他们打球很帅,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这句简单却充满梦想的话,正是无数年轻球员心中最真实的写照。在篮球的世界里,除了提升身体素质外,孩子们还收获了友情与成长。
林志豪不仅是一位热爱篮球的父亲,他还积极参与到儿子的训练中。他希望通过篮球,培养儿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正如他所说:“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志力和拼搏的决心。”这种对篮球的热爱与执着,恰恰是每一位参与者所需具备的精神品质。
本次比赛不仅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更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场馆内,随处可见鼓舞人心的标语:“教我投篮的人也教我做人”、“总决赛没给怯场留空间”、“拉起对手时,能看见更高领奖台”。这些简单却有力量的句子,传达了比赛背后的深刻意义。总决赛副裁判长田涛表示,举办这样一场比赛,让小球员们有了规则意识,也学会了球场上的礼仪。
比赛中,双方队伍在比赛开始前会与裁判击掌示意,比赛结束后,球员们会互相致意并向教练员和裁判表达感谢。这不仅是对比赛的尊重,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来自四川自贡市富顺县的球队以41比28的比分赢得了比赛,教练王梦林虽然面带严肃,但他告诉球员们,赢得比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展现出的拼搏精神。
在比赛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中国篮球协会篮球技能等级评定大比武,所有参赛球队均可参加。这个项目自2024年7月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等级评定的方式,将篮球技能分为3等12级,为青少年和篮球爱好者提供明确的技能指南。来自山西运城人民路学校队的李懿彤参加了等级四级的评定,并以91分的高分顺利通过。他的教练赵丹冬认为,技能等级证书不仅证明了球员的训练经历,还能为有志于发展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积极的动力。
这场小篮球全国总决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小篮球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基层赛、省级赛、全国赛的完整链路已经打通。中国篮球协会计划在今年发布新版《小篮球标准》,在场地、器材、规则上对标国际新趋势,为青少年篮球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未来,中国篮球协会还将定期举办小篮球与技能等级评定全国年会,为基层教练和篮球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新标准的落地见效。
在这样的氛围中,青少年篮球的未来无疑是光明的。我们期待着这些年轻球员在未来的赛场上大放异彩,成为篮球界的新星。无论是赛场上的拼搏,还是球场外的成长,篮球所带来的不仅是运动的快乐,更是人生的启迪与成长。通过这场全国总决赛,我们看到了未来篮球的希望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