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痛,20年牢狱,李铁的陨落给谁敲响警钟?
181 2025-05-02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参加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项目建设访谈活动。为更好解答大家的提问,我们邀请到了文体和水务工程管理中心嘉宾来解答提问。下面,我们针对今天的主题进行访谈。
【主持人】:有位网民留言表示想了解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项目的基本情况,请简要介绍。
【高冠新】: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感谢网友的提问。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项目位于光明区李松蓢社区,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项目分为两个标段进行建设,1标段配备7片11人制标准足球场和3片5人制足球场,以及看台、配套用房、附属设施及景观等。2标段配备10000座观众席的专业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运动员宿舍楼、体能训练及康复科研中心等,为运动员提供全面的生活与训练设施保障。项目于2024年12月竣工,是集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综合基地。目前,主体场馆可举办重要体育赛事,在非赛事期间,健身场所面向公众开放。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有网民留言表示想了解项目的设计理念,请简要介绍。
【高冠新】:项目坚持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将低碳共享、精致人本的核心要素贯穿设计全程,使项目成为城市与自然环境交汇的重要节点。
一是采用创新的立面设计,缓解用地紧张问题。中心足球场在东南侧面向足球公园打开,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空间场所,全民健身中心的舒展造型与标志景观塔遥相呼应,形成独特的场所感,草坡区域提供一片三角形的休闲绿地,整体构成了开放性的造型。
二是以人流流向为节点,通过铺装引导、视线串联合理规划空间场所布局。对赛事与非赛事人群规划不同的行动路线,让场地更加人性化。“之”字形坡道设计将绿草、林荫等自然景观与慢跑散步道、草坡活动空间和休闲竹木平台连接,市民可在此观赛、休憩、运动,实现多样化漫游体验。
三是营造绿色复合的自然空间,延续城市生活。借助场地高差,在最大的草坪坡地置入“山谷”空间,结合岭南气候特征,种植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不仅创造出大片树下空间,为访客提供遮荫和休憩场所,还营造了精致的花园生活空间。
四是链接周边交通,让项目与城市、社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衔接龙大高速、南光高速及地铁十三号线,将足球基地与社区生活紧密相连。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低碳共享的设计理念,有网民留言想了解在低碳环保方面,项目运用了哪些新技术,请简要介绍。
【高冠新】:在绿色技术应用方面,项目部署了光储超充及车网互动一体化应用场景,当前已投入运营。足球公园球场配套设施的屋面及室外公共停车场车棚光伏面积达5442平方米,装机容量1108千瓦峰值,发电量可满足足球公园配套设施的用电需求。基地1号公共停车场配置有11个超充终端,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快速充电体验。
此外,项目还融合光伏、储能、车网互动和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个连接光伏、储能、充电、车主与物业的智能化管控运营系统,用于改善电力系统的负荷,使其能够适应高峰期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与高效运作。
【主持人】:有网民留言想了解项目在施工方面有哪些亮点,请简要介绍。
【高冠新】:项目立足国际视野,在天然草坪、体育照明、场地扩声、赛事转播等方面按照国际足联相关赛事标准设计施工,并通过专业机构检测。
一是创新应用BIM技术,对充满创新与活力气息的幕墙风格、板块和节点进行精准分析,在保持幕墙整体规律的同时融入细部形态变化,荣获2024年第九届国际BIM 大奖赛银奖,并在国家级大赛中荣获“龙图杯”奖项,入选深圳市优秀示范项目。
二是采用多种彩釉技术对灯塔进行设计施工,加入传统印刷工艺外其他类型的彩釉点,改善灯光不均和钢结构显现等问题,让灯塔在不同时段都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足球场地的照明场地无阴影眩光,满足国际比赛彩电转播要求。
三是应用低碳环保技术,采取降尘防噪、永临结合等环保措施,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项目采用下凹绿地、绿色屋顶和植被缓冲带等海绵设施,借助透水铺装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将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每个环节。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本次嘉宾的分享,同时也感谢广大网民朋友!今天的访谈内容可以在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官网浏览,同时欢迎大家通过来信、留言方式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